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灵异 > 棋魔前传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国流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国流(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球当千 无限修仙玩家 俗套小说取材师 英雄无敌之不死君王 网游之剧毒 重塑千禧年代 异界之谋夺天下 暗黑无敌 网游之奥术至高 牧师神话

棋中就有体现,当然,那是根据手割次序改变所得出的结论。此后,在一九五八年吴清源与藤泽朋斋第一期日本最强者战中也曾经下出这个棋形,吴清源执黑,因为另一个角是黑小目单关守角,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流”,但已极为接近。出现在正式记录中的第一个“中国流”布局范例是一九六一年第七期日本业余本因坊战决赛,对局者是原田实(黑)对西村修,黑棋的前三手正是标准的“高中国流”。

一九六零年,当时年仅十七岁的我国年轻棋手陈祖德刚刚进入国家集训队,在那个时期,我国的围棋水平还很落后,中国棋手的总体水平与日本业余强手比较接近。在和日本职业棋手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之后,陈祖德发现日本职业棋手普遍理论基础扎实,盘面判断准确,大局观强,中国棋手若是采用稳扎稳打的战术很难从日本棋手那里找到机会,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棋局导入复杂多变的战斗格局,如此,才能够尽量发挥中国棋手战斗力强的特点。

所以,那之后陈祖德有意识地在自已的对局中尽量采用对角星布局,通过这种地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座子布局,陈祖德在对外交流比赛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

然而这种布局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对方若想破坏这个布局非常简单,只需在他占到右上星位后直接占据左下角既可,对此,黑棋可以说没有任何办法。

怎么样才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已的布局呢?陈祖德一直在苦苦的琢磨。

正所谓苍天不负苦心人,不能确切地说到底是看到过原田实的那一局棋产生了灵感,还是多年修行,一朝得道,总之,陈祖德发现了这一违反当时围棋理论布局手法的威力。

在其自传体小说《超越自我》中陈祖德曾经提到研究过日本业余强手的布局,但没有提到是否曾经从某处看到过“中国流”。正如数学史上英国的牛顿和德国的莱不尼兹,两人互不相识,靠各自的研究分别发明(或发现)了微积分。

也许,这正应了一句老话“英雄所见略同”。

自发现这一有力的布局之后,陈祖德和他的队友们对这一布局进行了相当深入而详细的研究,进而发展成为一套与众不同的布局系统并应用于实战:在一九六五年的中日围棋团体对抗赛中,所有中国棋手不论执黑还是执白,一律使用这一之前在职业棋手中极为罕见的布局手法,虽然因第一次在对日正式比赛中使用,其成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中国棋手这一独特而又整齐划一的运作给日本棋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产生了兴趣,一九六六年下半年岛村俊宏九段访华后在日本国内比赛中频频使用“中国流”获得很好的成绩,从此,‘中国流’开始在日本乃至世界棋坛广为流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流”这个名称是从日本叫出来的(虽然现有记录显示日本业余棋手最早下出这种新型),正说明日本棋界充分肯定了中国棋手对此布局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秀策并不是“秀策流”布局的发明者,最早下出“秀策流”连同着名的第七手“小尖”的也不是秀策,但最早对此布局进行系统研究并在实战中大量应用的是秀策,“秀策流”名之无愧。所以,基于同样的道理,将这一布局体系称之为“中国流”名之无愧。

中国流布局最鲜明的特点是:以星小目的配合为基础,迅速向边上扩展地盘,在围空速度上压倒对手。当对方不得不进入黑阵时,则通过攻击来取得主动。

曹月轩今天使出这一布局,目的就是发挥自已灵活多变的特长,早早在布局阶段便把对手落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玩家总动员 [剑三]末日生存录 网游之另类女神 英雄联盟之冰封王座 快穿我渣了我的作者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NBA之谦谦君子 网游之无心成神 网游之女大学生 网游之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