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镇海王 > 第2015章,守旧派翻身

第2015章,守旧派翻身(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星战风暴 神级护卫 影帝之路 未来接收器 最强武神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又名:神级龙卫) 极品夫妻 天外寄生 金牌小书童 极品小神医

这个王华什么时候走不好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走真是走的不是时候啊。刘晋原本觉得自己离开朝野了有王守仁在支撑着也出不了什么事情老王的能力是母庸置疑的有他在守旧派官员折腾不出什么风浪。

新政也是可以继续的执行下去等自己守孝期满了自己回来了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自己再干上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到五十岁左右退休了。

到时候大明也已经彻底的巩固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果实地球上的地位也无可撼动了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管你新学旧学、守旧派还是革新派到时候你们死命去斗也没有关系了。

可是现在老王估计着肯定也是要回家乡丁忧守孝了这老王一走朝廷之中守旧派官员肯定是要翻身了到时候就有的闹了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出来呢。

刘晋也是忧心忡忡了这收获满满的喜悦之情顿时就荡然无存了。

另外一边京城这里。

不出意外王守仁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向弘治皇帝这边上奏疏恳请能够回家乡去给自己的父亲丁忧守孝。

弘治皇帝这边也是没有夺情同意了王守仁回家乡丁忧守孝的请求。

一时之间整个朝野也是发生了震动。

实干派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如丧考妣刘晋和王守仁这两个领头羊回家去丁忧守孝了靠韩文和钟藩的来带领的话真心是镇不住那些守旧派的官员。

而守旧派的官员则是一个个高兴的要死纷纷四处奔走互相联络准备推举自己一方的人进入内阁同时补缺空缺出来的重要位置。

经过了一番激烈的竞争之后最终守旧派官员杨廷和入内阁空出来的工部尚书位置也同样落到了守旧派官员梁储的身上。

顿时一下子整个朝野的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守旧派官员的势力大涨而实干派则是遭到了重大打击。

内阁阁老韩文、杨一清、杨廷和韩文算是实干派的杨廷和算是守旧派的杨一清虽然是守旧派官员但做事干练算是中间走。

六部尚书当中蒋冕、毛纪、毛澄、梁储都是守旧派的官员只有钟藩、李昆两人是实干派的官员。

钟藩和李昆原本都是属于地方官员因为刘晋实行吏治改革地方官员只要干的出色升迁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钟藩和李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升迁上来的历史上两人可都是没有做到这个级别的但现在随着吏治改革做的出色得到了刘晋的赏识所以做到了尚书这个级别了。

这朝野上的势力对比就发生了明显的差别。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现象其实说到底还是跟大明的官员选拔提拔制度有关的。

正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则之下大明的高级官员人才储备池就是在翰林院。

而翰林院则可以算是守旧派官员的大本营了出来的官员基本上都可以说是守旧派的官员。

故而即便是刘晋一直在打压守旧派的官员但只要这个不变这守旧派的官员就依然可以源源不断的出来并且还往往都是手握大权的重要官员。

没办法这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即便是刘晋和王守仁那也是在翰林院里面修过书的不然也不可能提拔的如此快速早早的就位极人臣了。

而实干派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大明各省各部下的这些官员他们直接关系到考核制度的情况相对来说这出身是不如翰林院的这些人的。

翰林院的人考科举的时候都是名列前茅的是高级储备人才而地方的这些官员即便是布政使、总督、巡按这些在翰林院待过的很比较少。

做到这个级别已经是到天花板级别了想要再提升就只能够去翰林院里面待一待了这个就是大明朝一直以来的用来规矩和准则了。

刘晋虽然可以搞离职改革但却是无法改变这一点因为这是一个以科举考试为根本的时代。

科举考试考的名次好进翰林院以后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考的靠后那就只能去地方、各部做事以后升迁就比较慢。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故而读书人都在拼命的想要考的更好名词更高因为这直接就关系到了以后的仕途。

不中进士你连翰林院都进不了不进翰林院你就别想做到六部尚书侍郎这个级别来更别说想要成为内阁大臣了。

反之如果你是状元、榜眼、探花等名次靠前的升迁速度即便是很快大家也心服口服像刘晋是状元、谢迁也是状元、李东阳是第四名杨廷和是榜眼、胡广是状元、周延儒是状元、商辂也是状元。

可以说明朝有名有姓的大臣几乎都是进士翰林出身的无一例外一甲进士及第的升迁速度更是非常快。

读书人嘛大家都是考科举的你能够考的更前大家也服你。

ps:大家觉得这样好不好呢?现在貌似清北的升官也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误嫁妖孽世子 嫡女 死神降临 重生之娇宠小娘子 天生科技狂 神武都市 大明骑龙 穿越扶摇九天 沈家有女 此情荒唐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