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基因狂徒 > 第284章 去一趟西晋末年

第284章 去一趟西晋末年(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的女仆机器人 超级硬币系统 回到过去当土豪 卸甲重生 亲亲总裁,先上后爱 少年侦探之谜云 一路向仙 网游之黑暗道士 真龙归来叶无缺 斗罗之最强尺皇

在刚开始的时候,双十一是一个纯粹的购物促销节,全场五折,零点秒杀,拼的就是手速,抢的就是实惠,只要一根网线,一个人就能灵活作战,一分钟打完整场个人赛,干净利落过个丰收年。

然而不知何时起,双十一成为了脑力者竞赛,还是理综那一挂的,优惠机制从简单的“五折”“八折”到“满200减20”“两件八折,三件折上折”,再到如今的“原价30元一盒,前50件85折,满250后每件6折,预付定金双倍膨胀,购物津贴平行优惠”。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然而李岚却发现自己实在没法搞懂越来越复杂的折扣公式了,就算她发挥自己985的大脑,从十月算到十一月,也算不清要领多优惠券,才能买好这一提原木加厚纸巾,她一个文科生,一看到数学就头疼,黑板上的排列组都学不会,更何况这个。

更别提人拉人、人烦人、人骂人的盖楼游戏,每天十六个私信链接叫人起床,每晚九点半准时救救孩子,好友群里求盖楼的人可以从朱雀排到帝都,每次都手忙脚乱以为是爱情在敲门。

旁边的苏羽笑吟吟看着目瞪口到的李岚道:“所有人都很郁闷,双十一买个东西而已,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的优惠规则“考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打折?

说到底,折腾你,麻痹你,还不是为了更好地掏空你,在重重机关背后,潜伏着货真价实的经济学原理,就为了更好地捕捉你而已。”

李岚把笔记本电脑推开,拉着苏羽的袖子,“羽姐姐,你是心理学博士,给我讲讲呗。”

苏羽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我先问你几个词,什么是定金膨胀?什么是平行优惠?红包、津贴、优惠券分别指什么?定金抵扣、定金翻倍和实付定金又是什么区别?

再来几个简答题,今年双十一津贴和优惠券的使用是否包括定金?预售和非预售一起结算可否使用津贴?满减优惠包括定金,包不包括定金膨胀部分?以上请详细解释并说明原因。

最后来道应用题压轴,已知某店铺有购物津贴“每满400减50”,店铺券“满469减20”,会员专属券“每300积分换50元优惠券,满398使用”“每600积分换100元优惠券,满718使用”,其中店铺优惠券为单笔订单实付金额满减,不可与会员专属券/单品券叠加使用,优惠券单笔订单限用一张;购物津贴可与优惠券叠加使用,但只能在双十一当日使用。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阿花要买一款黑精华,预售价309元50ml,定金20双倍膨胀,会员积分932,她的预算是2000元,请问怎么买最划算?

再来个升级版,如果再加购一件其他店铺的羊毛大衣,售价899,定金50抵100,津贴跨店满减,优惠券不支持平行优惠,请问阿花该不该拆单,要怎么买才最划算?”

李岚听得呆呆傻傻,苏羽笑着揉揉她的秀发,“面对这张宛如天书的试卷,有人当场放弃,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完事,有人掏出草稿纸和计算器,懵懵懂懂地计算,盯着手机抢优惠券、做任务,殊不知,正一步步走入商家预设的’圈套’。

这个圈套叫做“价格歧视”,意思是用不同的价格“歧视”消费者,将完全相同的产品或者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买家。有钱人就卖得贵一点,穷人就卖得便宜一点。

对于商家而言,他们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希望卖给每个人的都是最高价,但又不确定每个消费者的心理预算是多少,于是设置重重的关卡,让消费者自己暴露预算。

对于穷人而言,他们的预算较低,愿意付出更多得到一个好价格;而预算高的人嫌麻烦,可能想买就买了。

于是复杂的优惠规则成为一个良好的筛选器,把高预算的有钱人筛除出去,剩下低预算的穷人,勤勤恳恳地攒券、盖楼、凑满减、领红包,做九十九道烧脑数学题,省十块八块半杯奶茶钱。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心酸?你撸起袖子薅羊毛,其实是把底牌暴露给了商家。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所以才能拿时间去换钱。这世上哪有什么会过日子,只是真的没钱而已。

这还不算完,对于穷人而言,套路是环环相扣的。

一旦你开始做双十一这套数学题,就会发现,出题老师的本意就是要考倒你,想不挂科是很难的。

对于穷人而言,买东西常常货比三家,但赶上了双十一,你还真的算不清到底哪家最便宜,甚至连卖多少钱都算不清,如果还不明白,那我举个例子。

假设你要参加双十一,并立志要买到最便宜的大闸蟹味道薯片,第一家的活动是“20块钱一盒,买一送一”,第二家店的活动是“30块钱一盒,现在六五折,如果消费满100元,还能再返20元优惠券,跨店铺可满减但不支持单品券平行优惠”,请问应该怎么办?

大部分想占点便宜的人,肯定会认真做功课货比三家,但商家预先设置了各种复杂的折扣满减条件,花式计算之下,比到第二家时就快要阵亡,后来算了一下午,发现是第四家更便宜,机关算尽,还是输给了商家。

其实,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价格混淆“,商家设置非常复杂的活动,让消费者无法精准地计算商品的实际价格,于是遇到比价困难,进而让商家获得超额利润。

而最后比来比去,最后在迷迷糊糊中下单,一看扣款记录,咦,这不就比原价便宜五块钱吗?宛如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分数55,这还能怪谁?当然是怪出题的老师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无限之黑暗武装 墨九 地府客栈 追夫系统 神念无敌 为圣 无敌战仙 论科学修仙的重要性 武侠之楚王 穿书之我有特殊的御剑技巧